错把冯京当马凉

发布时间:2025-10-22 13:12:01 浏览次数:7

冯京有什么历史典故?

冯京,北宋中期大臣,官至枢密使,是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弟的状元。

与其名字相关,有一历史典故:「错把冯京当马凉」。

说的是,乡试时,主考官因老眼昏花,把考生冯京的冯字两点落到了京字上了,点名喊马凉,连减几声,无人应答,待知原委,惹哄堂大笑。

传为张冠李戴、弄错对象之笑谈。

因《宋史》有当朝权臣张尧佐想要将女儿嫁与冯京,而被其坚拒的记载,则有了另一版本的说法:张被拒绝后,买通了主考官,要让冯京殿试名落孙山,冯京在知晓消息后,在殿试时将冯字的两点移到了京字上,变为马凉,殿试毕,马凉文章出类拔萃,被主考一致推举为进士第一名,冯京面圣谢恩时,讲明原委,恢复冯京本名。

事后,众考官面对张尧佐的责备,解释说,我们真是错把冯京当马凉了。

冯京——北宋硬骨头状元有诗云:“错把冯京当马凉,且宜持酒细端详。

梦中说梦两重虚,只缘无事可商量。

据《宋史·列传第七十六·冯京》记载: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

少隽迈不群,举进士,自乡举、礼部以至廷试,皆第一。

时犹未娶,张尧佐方负宫掖势,欲妻以女。

拥至其家,束之以金带,曰:「此上意也。

」顷之,宫中持酒肴来,直出奁具目示之。

京笑不视,力辞。

其中的大致意思是:冯京,字当世,是鄂州江夏人。

他一表人才,考中了进士。

他乡试、会试、殿试均为第一,是出名的“三科状元”。

当时,冯京还没有娶妻,张尧佐让人把冯京请到家,想要把女儿许配给他。

一见面,张尧佐就把一条金带披在了冯京的身上,对冯京说:“这是皇上的意思。

不一会儿,宫里面来人赐下酒菜,直接把装有皇上圣旨的木匣给冯京看。

冯京笑笑没有看,拒绝同意这门亲事并告辞而去。

这个张尧佐可不简单,他是宋仁宗的宠妃张贵妃的伯父,凭借裙带关系,官运亨通,权倾朝野。

张尧佐见冯京如此不识抬举,恼羞成怒。

于是,他派自己的心腹四处活动,买通了考官,在殿试时要让冯京名落孙山,给冯一点颜色看看。

冯京对于张尧佐的报复早有所料,因此在殿试时把自己名字的前面两点移到后一个字上,名字就变成了“马凉”。

马凉的文章写得远超参加殿试的其他所有人,被考官们一致推举为第一名,也就是状元。

考试结果出来后,张尧佐十分得意。

但是,他却万万没有想到,被迎进皇宫站在他面前的状元竟然是他最不愿看到的冯京。

张尧佐当时暴跳如雷,但结果已经无可更改了。

那些考官只好对张尧佐解释说:“我们真的是错把冯京当马凉了。

后来,冯京拒亲的事情不胫而走,人们知道新状元冯京竟然敢和权势赫赫的张尧佐对着干,纷纷称赞冯京是“硬骨头状元”。

错把冯京当马凉
需要装修报建?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欢迎咨询客户经理 182215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