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7 11:07:21 浏览次数:0
创办于1898年7月3日。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前身。京师大学堂创办之初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
京师大学堂的最大特色是在继承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近代科学文化。其办学方针遵循“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原则,强调“中西并重”,务使二者“会通”,缺一不可。对于西学,又强调西文仅为“学堂之一门”,而非“学堂之全体”;仅以西文为“西学之发凡”,而不为“西学之究竟”。
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它成立于公元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改革措施之一,目的是为变法培养人才,主要招收官员子弟及各省中学堂毕业的学生入学。
京师大学堂(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10]),是北京大学前身。[4]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学校创办于1898年7月3日,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京师大学堂是当时国家最高学府,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管理职能,统辖全国教育。《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提到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历经“戊戌政变”、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等变故,京师大学堂屡遭摧残,以致停办。1902年,清***重建京师大学堂,设速成、预备两科,创办于1862年洋务运动期间的京师同文馆也并入大学堂。同年,京师大学堂仕学馆、师范馆成立。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仕学科更名为北京大学,旋即冠“国立”,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