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5 04:43:40 浏览次数:0
6P12P原用于110°偏转角电子管电视机行输出。此管的特点是屏压低、屏流大、跨导高,设计用于C类(脉冲)工作状态。由于该管跨导很高(18mA/V),屏极最大屏耗有限(17W)。该管在一定屏压下,工作点向正变动很小,屏流会超出最大屏耗的限制线。如向负变动很小值,则进入截止区的弯曲点。如按常规将此管作甲类功放,可用的线性段很短。另外从该管的Vg—Ia特性曲线看,曲率变化很大,用作甲类功放,非线性失真将是很大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参看国外有关资料,找出较好的解决方法,将帘栅极作为控制栅输入信号,将控制栅用作工作点的设置。并将帘栅极上的信号电压,经过电阻分压的方法降幅后,送到控制栅。这样,可使控制栅上信号幅度降低,等效跨导减小,使屏耗控制在最大屏耗Pamax之内。也就是说,由帘栅极输入信号时,在最大屏耗之内可以输入较高幅度的信号电压,帘栅极对屏流的控制作用远小于控制栅,有较长的可用线性段。在此情况下,该管交流等效为三极管。其等效跨导、内阻、放大系数均较典型用法小很多。利用这一特点,可用该管做甲类功放。
该功放见上图,6P1按三极管接法作阴极输出。其阴极与V3帘栅极直接耦合,信号直接送人V3的帘栅极,并给其提供125V的帘栅压。功放管V3的工作点设置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阴极电流在阴极电阻R9上形成的45V栅偏压:其二为6P1阴极提供的125V电压经R6、W2、R7分压后送到V3控制栅的34V栅压。控制栅的实际栅负压为45-34=11V。调整W2的值,使V3屏流为15mA。V3的屏压Va=345V,Vg2=125V,但由于Uk=45V,则实际有效屏压为300V,帘栅压为80V。此时屏耗Pa=300×.045=13.5W,小于最大屏耗Pamax=17W,工作是安全的。另外,Ug2对于Uk仅80V,使该管特性曲线变缓,改善了线性。帘栅极上的信号电压经R6、W2、R7分压后供给V3的控制栅,降低了信号幅度。在甲类放大时,控制栅信号幅度不大于11Vp-p。经计算帘栅极的信号电压为40Vp-p。设计输入级输入信号幅度为1Vp-p,则V1、V2的电压总增益为40。考虑V2传输信号电压的损失,V1的增益应在42以上。V1用高u三极管6N2做前置放大。根据图中所标数据,该级增益为57,能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