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5 04:43:13 浏览次数:0
电源电路与系统检测电路简图如图1所示。
1.系统+5V供电及ACC检测电路收音信号与电视信号处理电路简图如图2所示。
1.收音信号解码电路U303是整合了RF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信号伺服处理、解码、视频编码和嵌人式微控器的整合型多解码的超级单芯片。它与驱动IC、SDRAM存储器Flash -ROM存储器、音频DAC电路等-起,构成了本机的单芯片DVD伺服、解码电路。DVD伺服、解码电路简图如图3所示。
1.CD/DVD模式识别电路音、视频信号选择电路简图如图4所示。
1.视频信号选择电路
倒车视频信号经C961耦合后送人U2的16脚。
DVD的视频信号经C951耦合后送人U2的12脚。
电视视频信号经C952耦合后送人U2的⑦脚。
DVD换片机制视频信号经C946耦合后送人U2的⑥脚。外置视频信号经C947耦合后送人U2的③脚。
以上的视频信号在U2内部进行切换,由U801通过对U2的15、11、6、9、8脚进行控制来选择,选择后的视频信号从①、14脚输出。
当U2的15、11、6、9、8脚均为低电平时,其1、14脚输出倒车视频信号;当U2的15脚、⑨脚为高电平、71、⑥、⑧脚为高电平时,其①、14脚输出DVD视频信号;当U2的15、⑨脚为低电平11、⑥、⑧脚为高电平时,其11、④脚输出电视视频信号;当U2的15、11、6、9、8脚均为低电平时,其①、14脚输出外置视频信号。
u2 14脚输出的视频信号分成两路: 一路经C18耦合,Q501放大后,作为RCA视频输出;另一路仅在电视模式时有用,电视视频信号经C250耦合,送人U303的⑥脚,经U303内部电路处理后,从④脚输出电视复合同步信号送往U801,作为判断信号是PAL制或NTSC制式的识别信号。U2①脚输出的视频信号,经C25耦合后送人Q1,经Q1放大后送往TFT显示电路板。
2. 音源选择与电子音量控制电路
DVD换片机的左、右声道音频信号经电容耦合后送入U201的15脚和②脚,如图5所示。
外置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经电容耦合后送入U201的12、①脚。
电视的音频信号经电容耦合后送人U20的14、⑤脚。DVD的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经电容耦合后送入U201的12、①脚。
以上左、右声道的音频信号在U201内部进行选择,选择后的左、右声道音频信号从U201的13、③脚输出,送人电子音量控制电路U202中。音、视频信号的选择均由U801同步进行控制。
当U2的⑨、10脚均为低电平时,其13、③脚输出DVD的左右声道音频信号;当U2的⑨脚为低电平、10脚为高电平时,其13、③脚输出电视音频信号;当U2的⑨脚为高电平、10脚为低电平时,其13、③脚输出DVD换片机的音频信号;当U2的⑨、10脚均为高电平时,其13、③脚输出外置音频信号。
音源选择电路输出的左、右声道音频信号经电容耦合后,送人U202的⑨、13脚;收音调谐器输出的左、右声道音频信号经电容耦合后,送人U202的①、10脚;GPS的左、右声道音频信号经电容耦合后,送入U202的11、15脚。由U801通过IIC总线控制U202内部的音源选择,选择后的音源再由I2C总线对其高低音、音量响度及前后左右声道平衡进行控制,最后分成四路从22~25脚输出,送人功率放大器U601,由U601对其进行功率放大后,推动喇叭对声音进行还原。
五、视频信号处理与时序控制电路
视频信号处理与时序控制电路简图如图6所示。U15是一块集成了视频信号转RGB信号处理电路RGB伽马校正、倒相、放大同步信号处理、行场分离、时序控制PWM调制等电路的大规模集成芯片。
由TFTCPU通过I2C总线控制U15完成诸如图像色彩、亮度调整、视频切换PWM调制电路启动字符叠加等操作。在本机中,U15内的时序控制电路并未使用,而是由U1完成时序控制。
复合视频信号经C21送入U15的55脚,经内部的视频输人切换电路选择后,分成两路:靠前路送人亮度处理与色度信号处理电路。视频信号在亮度信号处理电路中滤除色度信号,取出亮度信号,再进行AGC放大、钳位、勾边、延时等处理后,使亮度信号与色差信号同时到达解码矩阵电路;视频信号在色度信号处理电路中滤除亮度信号,取出色度信号,再进行NTSC/PAL色差信号处理,还原出R-Y、B-y、G-Y色差信号送入解码矩阵电路,混合出R、G、B三基色信号,送人内置/外置切换电路进行选择,然后再送入各自的灰度放大器对灰度进行提升(因为液晶对图像的灰度还原能力不强,需要加以放大,灰度放大器又加伽马校正电路),经灰度放大器提升后的R、G、B三基色信号再送入倒相、放大电路,然后从25、27、29脚输出,送往液晶显示板。第二路的视频信号送入同步信号输人选择电路,选择后送往行、场分离电路,分离出行、场同步信号,从⑦(HD)⑧(VD )脚输出,分成两路:第- ~路送入U1,使U1产生各种使液晶显示板正常显示图像时所需要的时序控制信号,并从U1的11脚输出半行频方波控制信号;送人U15的13脚内的倒相电路,使输入倒相电路的R、GB信号每隔-行倒相-一次。同时,半行频方波控制信号(FRPV)在U15内部处理成cOM信号和COM交流电平自动调节信号,从21(COM-out)、22( COM DC )脚输出。COM信号经U14放大后,送人液晶显示板,完成液晶显示的AC驱动。COM的放大信号(即COM信号的交流电平)由U15自动完成调节。第二路送入U3,U3是一块OSD莱单显示电路,它输出的图形信号必须和行场同步信号同步,这样才能正确地在屏幕预定的位置上进行显示。
U1内的栅极驱动控制模块根据模式选择所产生的时间参数和水平起始位置及显示区域,对进行的再配合行、场同步信号时序,从36~38、40~42脚输出X驱动器使能控制信号和位移时钟信号,控制X驱动器使每-一行的场效应管(即像素区域)依次打开。U1内的源极驱动控制模块根据模式选择所产生的时钟参数和垂直起始位置及显示区域,对每场的起始位置及每场显示的行数进行限制,再配合行、场同步信号时序,从56、49~53脚输出Y驱动器使能控制信号和位移时钟信号,控制Y驱动器对R、G、B信号进行采样,确定需要达到的电压,并在栅极驱动控制模块输出的使能控制信号配合下,使处在像素区域电容上的电压达到还原图像的标准。经Y驱动器采样的RGB三基色信号电压,在x驱动器输出选通脉冲时,经场效应管的源极加到竖直排列的场效应管的漏极上,对电容进行充电,这个电压决定了液晶的透光率。当选通脉冲结束后,此电压由电容保持,再按电视信号的行场速率进行扫描,这样就形成了彩色图像。当一幅图像显示完毕,要进行下一帧图像时,像素电容上的电压通过场效应管放电。U1 62、63脚输出图像左右、下翻转控制电压,由U4通过模式选通控制。
六、触摸电路触摸电路
简图如图7所示。
触摸电路一般由触摸板ADC电路、CPU组成。本机的ADC电路集成在CPU内,而触摸板采用的是4线电阻式触摸板。
触摸板是紧贴在液晶显示屏的表面上的,与液晶显示屏相配合使用。当测量出触摸点在液晶显示屏上的坐标位置时,系统控制器就可根据液晶显示屏.上对应坐标点的显示内容或图符获得触摸者的意图,从而做出相应的控制。电阻式触摸板是一块4层的透明复合薄膜,最下面是玻璃或有机玻璃构成的基层,最上面是一层外表面经过硬化处理从而光滑防刮的塑料层,中间是两张涂有透明氧化金属(即透明的导电电阻层)的导电层,分别在基层之上和塑料层内表面,在两张导电层之间有许多细小的透明隔离点把它们隔开。当用手指触摸时,两张导电层在触摸点处接触。这两张多层导电层是触摸板的两个工作面,在其中一个工作面的左、右边缘各涂有一条银胶,这个工作面就叫做X层面;在另一个工作面的底部和顶部也各涂有一条银胶,这个工作面就叫做γ层面。X层面和Y层面的银胶称为该工作面的一对电极,即X层面的X+电极X-电极,Y层面的Y+电极、Y-电极。若在-个工作面的电极对上施加电压,则在该工作面上就会形成均匀连续的平行电压分布。当在X层面的电极对上施加一确定的电压,即X层面的左侧电极偏置为0(接地),右侧电极偏置为VREF,而Y层面的层函时员百闯忠鄙匙成连接到ADC时,在X层面的乎行电压场中,触点处的电压值可以在Y+(或Y-)电极上反映出来,通过测量¥+(或Y- )电极的对地电压大小,便可得知触摸点的X坐标。同理,当在Y层面的电极对上施加电压,即将Y层面的顶部电极偏置为VREF,底部电极偏置为0,X层面上的电极对.上不加电压,即X层的左侧或右侧电极连接到ADC时,通过测量X+(或X-)电极上的电压,便可得知触摸点Y的坐标。以上就是ADC电路的工作原理。对于四线电阻式触摸板,最理想的连接方式是将偏置为VREF的电路接ADC的正参考输入端,并将设置为0的电极接入负参考端。
在未进行触摸时,U的41、42脚以毫秒级的速度连续不断地输出宽度相同,相位相反的扫描电压,配合U4的40、39脚的控制电压对触摸屏进行检测。当42脚输出低电平时,41脚输出高电平,40脚输出高电平,39脚输出低电平,因此Q7和Q6导通,Q5和Q4截止。VREF电压->Q7->L15->X+->X层面->XQ6->地,38脚线为X点坐标的检测脚;当41脚输出为低电平时,42脚输出高电平,40脚输出低电平,39脚输出高电平,此时Q7和Q6截止,Q5和Q4导通,VREF->Q5->L14->Y+->Y层面->Y->L8->Q4->地,37脚为Y点坐标的检测脚。以上两种工作方式轮流切换,直到检测到触摸操作为止。
当进行触摸操作时,触摸板的X层面和Y层面在手指触压点上接触。假设此时正好处于42脚为低电平时,VREF电压->Q7->X+->X、Y层面接触点->Y层面->得到分层电压->Y-->+L8->R98->U4 38脚,在U4内部计算出Y点坐标,U4从而得出触摸点的位置,并把对应坐标点所代表的图符指令信号经I2C总线传递给OSD菜单显示电路U3,U3根据指令产生所需的图形信号,在行、场同步信号的配合下。输出R、G、B三基色信号,送入U15,经U15处理后,在液晶显示屏指定的位置上进行显示。
另外,若在液晶显示板上所显示的某一具体功能图形符号,上进行触摸操作时,U4将通过X、Y坐标的电压值,得出该触摸区所代表的图文符号功能,一方面将该图文符号的位置信息经PC总线传递给U3,使U3对相应的图文符号进行“变色”处理,从而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的功能图符随着手指的触摸而具有动感;另一方面该功能图符所代表的操作指令经TXD、RXD数据总线送入U801,经U801译码后,对相应的电路作出准确的控制,如信号源的选择,音质调整、收音与电视的节目搜台等。
七、液晶显示板的DC-DC供电电路
液晶显示板的DC-DC供电电路如图8所示。
1.+7.5V供电电路
U15的41脚输出PWM脉冲,在PWM脉冲的上升期间,U12->A逐渐导通,+5V电压->L11->U12->A的D极->U12-A的S极->地,流经L11上的电流逐渐增大,直至U12-A饱和导通,流经Z11的电流最大。
在PWM脉冲的下降期间,流经L11的电流减小,直至为0。在此期间,L11产生感应电动势,经U12-B整流后与+5V电压叠加在一-起,输出+7.5V电压。+7.5V电压还经R52、R51分压后送入U15的43脚,以检测输出端电压,从而调整41脚输出的PWM脉冲宽度比,稳压+7.5V电压输出。
2.- 10V供电电路
U15的38脚输出PWM脉冲,在PWM脉冲的下降期间,U13-A逐渐导通,+5V电压->U13-A的D极->U13-A的S极->L9->地,流经L9上的电流逐渐上升,直至U13-A饱和导通,流经L9上的电流最大。在PWM脉冲上升期间,U3-A逐渐截止,流经L9上的电流逐渐下降,直到为0,L9上产生感应电动势,经U13-B整流后输出-10V电压。
3.+15V供电电路
+15V供电电路与+7.5V供电电路一样,区别在于U15 33脚输出的PWM脉宽不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八、液晶显示板的DC-AC升压逆变电路
DC-AC升压逆变电路由全桥零电压阴极荧光灯驱动IC (U2)及其13、⑧脚外接的谐振电路(即升压逆变电路)组成,如图9所示。
U2内部由稳压电路、全桥开关、门极驱动电路、零电流检测电路、逻辑电路、电流回馈电路及保护电路组成。其中,零电流检测电路、逻辑电路及电流回馈电路决定全桥开关的切换时间和工作周期,并通过零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流零点来切换频率。因开关的切换频率与谐振电路的频率相同,因此可利用谐振电路在启动瞬间产生足够高的电压点亮灯管,再由电流回馈电路决定其工作周期。
U2内的全桥开关由4只带阻尼二极管的N沟道场效应管构成,它与外接电路组成全桥零电压开关谐振逆变电路,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设T1的初级电流经Q1->C5->T1的初级线圈->Q4,在此工作期间,流经T1初级线圈的电流上升,直到Q1关断为止。一旦Q1关断,T1初级线圈。上的感应电压使Q2的阻尼二极管正偏,U2 13脚的电压低于地电位。当门极驱动电路使Q2导通时,由于它的阻尼二极管D2正向导通,Q2的源谐振之间的电压接近0V,由于Q4继续导通,这时,T1的初级线圈上的电流经Q2->U2 13脚->C5->T1初级线圈->Q4,一旦T1初级线圈的电流下降至最小电流阈值,则由零电流检测电路->逻辑电路->控制门极驱动电路使Q4关断,残存在T1初级线圈的能量使⑧脚的电位升高,直至Q3的阻尼二极管D3正偏。
当Q3导通时,同样也会出现Q3的漏、源极之间的电压接近于0V的工作状态,T1初级线圈中的电流反向流动,开始又一个循环。随着Q3和Q2的导通,T1的初级线圈中的电流.上升,直至门极驱动电路使Q3关断。当Q3关断后,通过T1初级线圈的电流使D4正偏,这样又使U2⑧脚的电位低于地电位,一且⑧脚的电位变低,通过门极驱动电路又使Q4导通。当T1的初级电流下降至最小电流阈值时,零电流检测电路又使门极驱动电路关断Q2,残存在初级绕组中的能量又使U2 13脚的电位上升,直至D1正偏,最后Q1又导通,开始一个新的工作周期,全桥开关谐振电路输出高频交变信号,经T1耦合后,在T1的次级.上产生高频电压,为背光灯供电。
U2 18脚为电压反馈信号输人端。利用接在背光灯高压端与地之间的电容C3、C4分压,当此脚电压高于内部过电压阈值时,通过电流回馈电路限制开关管导通时间。此脚还同时检测T1次级的电压工作状态,起到欠压保护的作用。
U2的19脚为电源反馈信号输人脚。利用一只接在T1次级低压端和地之间的电流检测电阻R1,可以在灯负载短路的条件下设定T1的最大输出电流。当此脚电压超过内部的过流阈值时,通过电流回馈电路限制开关管导通时间。
U2的②脚为灯电流反馈引入脚。利用一只接在背光灯低压端与地之间的电阻R3检测背光灯的电流的大小,通过电流回馈电路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