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5 04:25:16 浏览次数:0
接修一台康佳LED42F3300C型液晶电视(背光驱动芯片为OZ9902A),屏幕不亮,经检查发现背光电路一只升压二极管损坏,型号是SB2200,用RU4代换后,背光电路能工作,图像正常,但二极管发热迅速,马上关机。经查资料发现SB2200为肖特基二极管,但手中没有这个型号的,于是用创维29T66HT电视枕校管FMLG16S代用,开机实验,效果好了很多,但仍然不放心,为了可靠,找了一只YG875C20R(三脚复合管)型肖特基二极管,长时间试机,机器再无异常。
此次维修说明LED背光电路升压二极管不能随意代换,应考虑其工作频率和工作状态。大家知道LED的背光电路是一个典型升压拓扑结构的开关电源,如图1所示,它在PFC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CRT显示器的二次电源也有很大一部分采用这种模式,LED背光电路的工作频率一般更高。该电路是一个典型的升压(BOOST)电路,开关管Q导通时,电感L储存能量,在开关管Q截止期间,电感L的感应电压为左负右正。由于电感电流不能突变,电感L的感应电压方向必然为左负右正(感应电压的大小始终为电流的变化率),通过升压二极管向负载输出能量,电感电流按照指数规律减少。根据电感电流的工作状态BOOST电路而言,可分为CCM连续、DCM断续: CRM临界三种模式。当储能电感放电完全结束,电感电流为零后间隔一段时间开关管重新导通即为DCM断续模式,这时储能电感的电流是不连贯的,有截止的时段。如果当储能电感释放能量还没有结束,开关管就开始导通此为CCM连续模式,此模式电感电流是连续的。如果当储能电感放电刚结束,开关管立即导通此为CRM临界模式,即为电感电流刚好保持连续,此模式需要检测电感电流的零点,工作频率是随着载荷变化的。无论哪种模式,正常情况下,输出端电压高于输入端直流电压,升压二极管D1直流反偏,由于开关电源的工作频率比较高,对升压三极管也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二极管必须具有快速开通和高速关断能力,要使用反向恢复时间trr很短和反向恢复电流Irrm很小的的超快恢复二极管,如果耐压能满足要求,更高的工作频率特别是CCM连续模式下,推荐使用几乎没有反向恢复电流的肖特基二极管。下面和大家讨论容易产生误解的一些问题。1.什么是反向恢复时间
为减小电源板的体积,现在的开关电源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反向恢复过程不可忽视。实际的二极管存在反向恢复电流和反向恢复时间。有的整流二极管用电表测量很好,但实际应用中严重发热,有些就是反向恢复时间过长的原因。那么究竟什么是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呢?所谓具有单向导电特性的二极管并不是理想中的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它的导通和截止都有一个延缓过程,导通和截止时刻都是滞后加于其两端高、低电平的时刻。导通延时相比于反向恢复时间而言很短,一般可以忽略,影响开关速度的主要因素是其反向截止时间,如图2所示,二极管导通以后,正向电流为IF,t1时刻当施加电压转为反向Vf时,导通的正向电流逐渐减小,在口时刻,电流成为零,之后还存在反向恢复过程,在一段时间ts内,反向电流始终增大,二极管并不关断,经过ts后,反向电流才逐渐变小,再经过tf时间,二极管的电流降到反向最大值的百分之十,再逐步减小至反向最大漏电流,ts称为储存时间,tf称为下降时间。trr=ts+tf称为反向恢复时间,以上过程称为反向恢复过程。二极管从正向导电转换为反向截止状态需要一段时间才 能完成,这段时间称为反向恢复时间trr。整流二极管按照反向恢复时间可粗略划分为:(1)普通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大于500ns;(2)快恢复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100ns~500ns;(3)高效率整流二极管,反向恢复时间50ns-100ns;(4)超快速整流=极管,反向恢复时间15ns~5Ons;(5)肖特基整流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理论上无反向恢复时间,实际小于10ns,其中最新一代的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由于特殊的结构,甚至做到了几乎没有反向恢复过程,反向恢复电流接近零。表1列出不同类别部分常用整流二极管的几个参数,从中可粗略对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进行比较,为选择代用提供参考。
4.CCM模式为什么对反向恢复指标要求比较高在开机瞬间,升压电路滤波电容的电压尚未建立,由于要对大电容充电,通过电感的电流相对比较大,在对电容充电的过程中储能电感L有可能会出现磁饱和的情况,如果此时开关控制电路工作,在磁饱和的情况下,流过开关管的电流就会失去限制,烧坏开关管。防止开机瞬间储能电感磁饱和的保护方法是对升压开关电源工作的工作时序加以控制,即延时驱动电路的工作,当对大电容的充电完成以后,再启动驱动控制电路。这可以利用控制芯片的使能脚方便地完成,本例(康佳LED40F3300)LED背光电路就是采用这种方式,使能第③脚外接一个具有复位功能的延时电路,通过控制驱动芯片的使能脚的门电路限电压,使得控制芯片的工作适当延时,从而控制开关电源的工作时序。LED恒流驱动电路多采用时序控制的方法。
同样形式的升压 PFC电路有些会并联一个保护二极管D2,见图1所示,这其实也是一种启动保护护的方式。除了上述开机瞬间对后面大电容充电容易引起储能电感磁饱和的原因外在PFC电路中,由于要取得市电100Hz的脉动包络样本,输入端少了一个大的滤波电容,随机的浪涌电压必然也更容易通过储能电感威胁开关管。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并接在储能线圈和升压二极管上一个旁路二极管,引导浪涌电压至大电容吸收,启动的瞬间,也给大电容的迅速充电提供另-个支路,防止大电流流过储能线圈造成磁饱和的情况下升压开关管此时开始工作造成开关管过流损坏。D2的加入使得对大电容充电过程加快,其上的电压及时建立,也能使驱动电路的反馈环路及时工作,使得开关升压环路迅速进入受控正常工作。
前面说过,CCM连续性的模式由于开关管是在电感电流不为零的时候关断的,需要承受更大的应力,要求升压二极管有极低的反向恢复电流和较短的反向恢复时间,D1是超快速恢复二极管或者是肖特基二极管,承受浪涌电流的能力相对较弱,减小反向恢复电流和提高浪涌电压承载力(以及反向耐压数值)是相互制约的,而D2所采用的普通的整流二极管承受浪涌电流的能力很强,如IN5407的额定电流3A,浪涌电流可达200A以上。有的观点认为,该保护二极管D2分流了升压二极管D1上的电流,可降低开机瞬间对升压二极管D1的浪涌冲击,这看似有-定的作用,但应该注意到和储能电感L升压二极管D1和滤波电容的关系是串联的,由于电感上的电流不能突变,电感本身就对通过升压二极管和滤波电容c的浪涌电流起了限制作用,所以该保护二极管主要保护的还是开关管。综上所述,以上电路中二极管D2的作用是在开机、瞬间浪涌输入或负载短路、输出电压低于输入电压的非正常状况下给电容提供充电路径,防止电感磁饱对MOS管造成的危险,同时也减轻了电感和升压二极管的负担,起到保护作用。该二极管的作用仍然可以说是减少浪涌电压的冲击,但主要是为了减少浪涌电压对开关管造成的威胁,对升压二极管也有分流保护作用,但不是保护滤波电容的恰恰相反,并入保护二极管后对滤波电容的浪涌冲击更大。在开机正常工作以后,由于D2右面为B+输出电压,电压比左面高,D2一直呈反偏截止状态,对电路的工作没有影响,因而D2应选用可承受较大浪涌电流的普通整流二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