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分配指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11-17 19:05:01 浏览次数:1

三次分配是指由高收入人群在自愿基础上,以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是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有益补充,有利于缩小社会差距,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

三次分配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由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提出的。进行三次分配的动力机制是基于社会机制的爱心驱动,目标是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三次分配的主体是社会力量,客体不仅包括社会力量捐赠的财产,也包括社会力量所提供的志愿服务,通过奉献时间、技能或专业知识,为弱势群体提供所需要的服务,提升弱势群体物资与精神层面的获得感、幸福感。

?

三次分配指的是什么

三次分配是指以慈善公益方式(比如:募集、捐赠和资助等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分配(注意:必须要在高收入人群在自愿基础上)。

第三次分配属于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补充,通过三次分配可以缩小社会差距,从而实现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注意:三次分配需要两大体系:激励体系和保障体系。

三次分配机制是一种社会分配机制,主要有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的大小进行的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拿出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系统进行重新分配,主要由***调控机制起作用。第三次分配是指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是社会互助对于***调控的补充。初次分配,即初次收入分配。在社会分配中,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是按贡献分配。该贡献包括对创造利润有益的各种因素,如资金、技术、管理、生产资料、劳动力、信息、市场、营销等。

什么是三次分配机制

三次分配机制是一种社会分配机制,主要有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

初次分配是按照各生产要素对国民收入贡献的大小进行的分配,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

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把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拿出来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险系统进行重新分配,主要由***调控机制起作用。

第三次分配是指动员社会力量,建立社会救助、民间捐赠、慈善事业、志愿者行动等多种形式的制度和机制,是社会互助对于***调控的补充。初次分配,即初次收入分配。在社会分配中,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是按贡献分配。该贡献包括对创造利润有益的各种因素,如资金、技术、管理、生产资料、劳动力、信息、市场、营销等。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各企业中分别进行的。它们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1)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成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范围内使用

(2)用于企业发展生产、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等方面

(3)在生产部门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由职工个人支配和使用。

再分配,在初次分配结果的基础上各收入主体之间通过各种渠道实现现金或实物转移的一种收入再次分配过程,也是***对要素收入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居民和企业等各收入主体当期得到的初次分配收入依法应支付的所得税、利润税、资本收益税和定期支付的其他经常收入税。***以此对企业和个人的初次分配收入进行调节。

三次分配理论是指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收入分配包括三次分配:第一次是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的分配第二次是由***按照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侧重公平原则,通过税收、社会保障支出等这一收一支所进行的再分配第三次是在道德力量的推动下,通过个人自愿捐赠而进行的分配。

三次分配
需要装修报建?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欢迎咨询客户经理 182215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