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3 23:01:01 浏览次数:0
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全诗和解释
“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村居》,全诗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意思是:农历二月的时节,青草开始生长,黄莺在天空飞舞,杨柳的枝叶轻拂堤岸,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草长莺飞二月天全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全诗的意思
赏析
全诗前两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景,后两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在前两局中,作者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主要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村居》的创作背景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村居》写于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与打击之时。诗人当时壮志难酬,于是在上饶地区的农村隐居。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心情愉悦写下此诗。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全诗和解释
“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村居》,全诗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意思是:农历二月的时节,青草开始生长,黄莺在天空飞舞,杨柳的枝叶轻拂堤岸,陶醉在春天的雾气中。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赶紧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
全诗前两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景,后两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在前两局中,作者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拂堤杨柳醉春烟”一句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主要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村居》的创作背景
《村居》的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村居》写于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与打击之时。诗人当时壮志难酬,于是在上饶地区的农村隐居。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心情愉悦写下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哪首诗 原文及赏析
“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高鼎的《村居》,意思是正是二月早春,轻拂堤岸的杨柳沉醉在烟雾之中。全诗表现了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哪首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出自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原句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句诗描写早春农村特有的美景,小草返青,黄莺在空中飞翔,在春天的烟雾里,杨柳的纸条轻柔,好像醉倒一样轻轻拂过堤岸。全文如下: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的译文及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是:二月初春时节,春草正茂盛生长,黄莺在空中飞翔,杨柳纸条轻拂堤岸,好像醉倒在春天如同烟雾般的水汽中。村里的儿童散学之后早早就回到家中,连忙趁着东风来放风筝。
诗的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
诗的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全诗动静结合,使美好的春光里多了几分生机和希望。
草长莺飞二月天的全诗是什么?
意思是在农历二月,青草已经发芽,黄莺在天上飞来飞去。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像烟雾一样。堤岸边的杨柳也沉醉在这春景中。
全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是一首描绘春景的小诗。“草长莺飞二月天”直接点明了时间和景物。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春天农村特有的景色。“拂堤杨柳醉春烟”中“拂”、“醉”将杨柳拟人化,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和神韵。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图。全诗后两句则由景及人,描写了一群孩童在春天放风筝场面。孩童欢快的笑声,给春天增添了生机和希望。全诗上片写景,下片写人,静动相映衬,使村居“春景”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8718367adab44aed5013f476a11c8701a08bfb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