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5-11-02 09:53:01 浏览次数:4

《辛丑条约》后,慈禧太后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关键的就是这个量字怎么解释,清末以后有些人故意的去歪曲,把它解释成尽量、尽力;而当时慈禧“量”这个字本身而是衡量,考量,而不是“尽中华之物力”的意思。

在与八国联军的谈判过程中,慈禧曾电令谈判的***,奕劻等人:“本年夏间,拳匪构乱,开衅友邦。朕奉慈驾西巡,京师云扰。迭命庆亲王奕劻、大学士***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与各国使臣止兵议款。昨据奕劻等电呈各国和议十二条大纲,业已照允。仍电饬该全权大臣将详细节目悉心酌核,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既有悔祸之机,宜颁自责之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惭愤交集”。

学者王开玺的解释是,清***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曾有过种种与列强交涉的努力,想要削减赔款的数额,只是最终没有成功;且慈禧在谕旨中有一段话,是要奕劻与***等人与列强讨价还价——“细订约章时,婉商力辩,持以理而感以情。各大国信义为重,当视我力之所能及,以期其议之必可行。此该全权大臣所当竭忠尽智者也。”故而,在他看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的正确解读应该是:“清***的上谕是要求议和大臣奕劻、***,必须‘竭忠尽智’,与列强切实相商,不得在赔款等问题上漫天要价,任意要挟,以尽可能少的‘中华之物力’,来‘结与国之欢心’。”

为什么后来依然有人宁愿相信慈禧为了巴结各列强,尽力去满足其要求?既有条约签订时清***巨额赔偿,也有更深层的意思,又是为什么?

量中华之物力
需要装修报建?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欢迎咨询客户经理 182215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