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2 01:44:01 浏览次数:5
为什么皇帝不急太监急?据说在清朝初年,有一位外国使臣对中国皇帝说:“你们国的太监制度不好,好好的将一个健康人变成残疾人,非常不人道。”
皇帝还没有答话,站在一旁的的贴身太监抢嘴说道:“放肆,这是皇上的恩典,奴才们心甘情愿!死老外怎么能诋毁我大清国律,干涉大清内政?”
这可能是戏说,但却相当合理,对当时太监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对太监的心理,也洞察得深切入骨。也应了句老话“皇帝不急太监急”。
这句话的出处,却是梁溪坐观老人《清代野记》中记录敬事房太监相关事宜时。中流传出来的。所谓敬事房太监,专管皇帝与妃子们宠幸之事。皇帝与哪个妃子睡觉,敬事房的太监则把所发生年月日时分秒记录在册,以便于日后受孕的证明。
所以每次把妃子送上龙床上之后,皇帝在里面尽鱼水之欢,而相关太监则站在门外听床根。对皇帝的要求和和普通人不太一样,如果战斗结束得很快是可以的,如太持久了反而不行。如果时辰一到,皇帝还没完事。外面的总管必高呼:“是时候了。”如果皇帝不答应,就再唱,一直唱到皇帝和妃子完事,才停下,想想皇帝过个性生活也很不爽啊。
这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的出处。
此样的奴才,不仅仅有太监一种,只不过在太监身上,体现出的奴性表现最为鲜明而已,拿他们作影射靶子,也不为冤枉。
就如同敬事房太监总管催促皇帝结束战斗,不停高喊“是时候了”,这本身就属于工作需要,恪守本分,该赏。
而这样的说法之所以流传至今,其本意并不在讽古,而在于刺今,讽刺那些主子不急,他到是干着急的人而已或者说当事人不着急,看热闹的人倒是非常着急,其实这事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比如像现在的大龄青年,迟迟不结婚,父母着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着急就恰好印证了:“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说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