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7 08:23:01 浏览次数:9
乐府诗的内涵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十二类中的七类里,雅乐在《郊庙歌辞》类,《铙歌》十八曲在《鼓吹曲辞》类,民歌主要在《相和歌辞》、《舞曲歌辞》和《杂曲歌辞》类。
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艺术上刚健清新,其五言、七言和杂言的诗歌形式,是文人五七言诗歌的先声,是中国诗歌史上宝贵的财富。
乐府诗在唐代指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1、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2、乐府诗的出处乐府诗出自乐府,乐府是古代音乐机关,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官署。
3、西汉设乐府令,公元前112年,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收集编纂各地汉族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4、汉魏六朝以乐府民歌闻名。
5、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中采集了大量民歌,之后乐府”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
6、汉代乐府诗的类别贵族文人所作之颂歌郊庙歌辞:为祀天地,太庙,明堂,社稷所用.今存者有《郊祀歌》和《安世房中歌》。
7、燕射歌辞:为朝廷宴飨所用。
8、舞曲歌辞:分雅舞,杂舞.雅舞用于郊庙,燕飨;杂舞用于宴会。
9、军乐鼓吹曲辞:是用短箫铙鼓的军乐。
10、横吹曲辞:是用鼓角在马上吹奏的军乐。
11、民间的歌辞相和歌辞:为汉世街陌谣讴,起初只是人们随意吟诵,后渐被之管弦, 即为相和曲”。
12、清商曲辞:源出于相和三调,内容多为反映当时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
13、杂曲歌辞:有写心志,抒情思,叙宴游,发怨愤,言战争行役, 或缘于佛老, 或出于夷虏.兼收并载, 故称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