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30 04:48:03 浏览次数:5
韬光养晦,拼音tāo guāng yǎng huì
,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韬:按捺,柔化,隐藏。
光:锋芒,外露的锐气;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
“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
养:休养,培养。
晦:隐藏。
“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修身养性,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成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在不显眼的地方养精蓄锐,休养生息。亦作“韬晦之计”。
相关故事:
历史上最有名的有关“韬光养晦”的典故,则出自《三国演义》著名的“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很大。刘备虽贵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光养晦之计。
韬光养晦
tāo guāng yǎng huì
成语解释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出处《荡寇志》第76回:“贤侄休怪老夫说,似你这般人物,不争就此罢休。你此去,须韬光养晦,再看天时。”
感***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指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