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知识 > 比肩继踵成语的历史故事

比肩继踵成语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5-02-10 07:12:38 浏览量:

比肩继踵的故事

春秋的时候,齐国的国相晏子,名婴,字平仲,身材矮小,但是极有口才。

有一次,晏子出访楚国。楚王仗着楚国国势强大,对齐国的使臣很不礼貌,一见晏子,竟然傲慢地问道:“你们齐国难道没有人了,怎么派你这个矮子来呢?”

晏子答道:“我们齐国的人民比肩继踵而在,张袂成阴,挥汗如雨,怎说没人!”楚王又问:“那为什么打发你来呢?”晏子答道:“我们齐国的规矩是:体面能干的使臣,出访上国,去拜见才高德重的君王,而像我这样没有能力的人,就只好派到这里来见你了!”

楚王本想讽刺嘲笑他,想不到反而被讥讽,自讨没趣。

比肩继踵的意思

比肩继踵是一个汉语词语,比:挨着,踵:脚后跟。又比肩继踵。形容人很多或接连不断。

比肩继踵的出处

1.清·戴名世《道墟图诗序》:“其间名臣巨儒、魁奇俊伟豪杰不群之士,比肩接踵而出。”又《小学论选序》:“天下之谬悠庸烂者,比肩接踵,不可胜数。”

2.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杂下》: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TAG: 比肩继踵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