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知识 > 形容瘦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瘦的成语有哪些

时间:2024-11-30 03:54:15 浏览量:

形容瘦的成语有:瘦骨伶仃、绿肥红瘦。

1、瘦骨伶仃

瘦骨伶仃,汉语成语,拼音是shòu gǔ líng dīng,意思是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亦作"瘦骨零丁"。出自《小城春秋》。

2、绿肥红瘦

绿肥红瘦,汉语成语,意思是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出自《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马瘦毛长

释义:原意是指毛长显瘦,人的头发长就会显得比较瘦,人的头发短就会显得比较胖,现比喻人境遇穷困,就会显得精神不振的样子,也比喻人穷志短。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五祖法演禅师》:“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曰人贫智短,马瘦毛长。”

一、骨瘦如柴

释义:十分削瘦的样子。

出处:宋 陆佃《埤雅 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白话释义:如豺狼。豺狼,柴一样。豺体瘦,所以称为豺狼。

示例:他长得尖嘴猴腮,骨瘦如柴,整天游手好闲,不干正经事。

二、瘦骨嶙峋

释义: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着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吃力的走着。”

示例:他身着一件法兰绒衬衫,瘦骨嶙峋。

三、哀毁骨立

释义: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白话释义:王戎和峤同时遇上丧事,和峤虽然礼仪周到,精神状态没有受到损伤;王戎虽然礼仪不周,可是伤心过度,伤了身体,骨瘦如柴。

示例:这场扼病把老王折磨得哀毁骨立,令人心痛。

[瘦羊博士]指能克己让人的'人。

[瘦骨梭棱]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瘦骨如柴]十分削瘦的样子。

[瘦骨伶仃]形容人或动物瘦得皮包骨的样子。亦作“瘦骨零丁”。

[瘦骨嶙峋]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瘦骨嶙嶙]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越瘦秦肥]比喻痛痒与己无关。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