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9 16:47:17 浏览次数:6
桂(拼音:guì),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桂”是形声字,从木,圭声。桂是植物名。一指肉桂,树皮可入药或做香料,通称桂皮。一指木犀,花可做香料,通称桂花。
guì
“桂”,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音为guì,最早见于楚系简帛时代,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桂”的基本含义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如桂剧、桂系军阀;引申含义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桂[1]
"桂"字的读音有两种常见的方式:
1. "guì",这是普通话的读音,也是在大多数地区通用的读音。例如,"桂林"的读音就是"guì lín"。
2. "gùi",这是一些方言或口语中的读音,比如广东话中的读音。例如,"桂花"的读音就是"gùi huā"。
需要注意的是,读音可能会因地域和语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在具体的语境中要根据当地的语音规则来确定正确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