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知识 > 求逐差法的详细推导

求逐差法的详细推导

时间:2025-01-06 07:28:30 浏览量:

逐差法推导主要针对自变量等量变化的情况,通过对因变量进行等量变化的测量,将所得数据等间隔相减后取其逐差平均值得到结果。逐差法可以充分利用测量数据,具有对数据取平均的效果,可及时发现差错或数据的分布规律,及时纠正或及时总结数据规律。

以匀变速直线运动为例,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都相等,可以知道ΔS=at^2。由此可以推导出:

S4-S1 = 3ΔS = 3at^2

所以a1 = (S4-S1)/3t^2

同理,可以得到a2 = (S5-S2)/3t^2 和 a3 = (S6-S3)/3t^2。

如果 ,也就是说在同一个电压/电流值附近测量两次,那么方法一和方法二误差水平是一样的,也就是效果一样。

如果不是在同一个电压/电流值附近测量两次,我没有得出确定性的结论。

事实上,电阻随电压/电流是会有略微变化的,所以通常采取

最小二乘法

逐差法

计算。

----------

下面附上得出第一个结论的推导过程(从数值计算的角度推导的):

欧姆定律:

但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测量值不精确服从上述等式,换言之,实际情况是这样的:

注意,

不是

电流测量值的绝对误差,而是人为引入的一个偏移量。

对于方法1:

,代入式,化简得:

,电阻相对误差为:

对于方法2:

,代入式,化简得:

,电阻相对误差为:

接下来要做的是对比。不难发现:

如果 充分接近的话,也是充分接近的,所以没有明显的优劣性;

如果 不接近,而是取的不同的散点,则不能得出确定性结论;

事实上,如果 不接近,采取最小二乘法/逐差法(

实际上不会只测两个点的数据

),得出的结果是:。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