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知识 > 邓稼先课文第三部分赏析

邓稼先课文第三部分赏析

时间:2024-12-30 07:11:55 浏览量:

1.文章开头的五个自然段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列举1898年列强侵华的罪行,说明旧中国是怎么样任人宰割的,“租借”全部加了引号,表达了对列强的愤怒和对祖国屈辱历史的痛惜之情。

2.第29自然段写道: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的领导美国原**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格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赏析: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从对比中得出结论,运用对比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说明只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德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文章的第34自然段,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悲壮凄凉的气氛,不但从侧面描述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突出,他为国家而不辞劳苦的品质,而且含蓄的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科学家们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