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巧点兵解题方法
韩信点兵的数学解法
我国汉代有一位大将,名叫韩信。他每次集合部队,都要求部下报三次数,第一次按1~3报数,第二次按1~5报数,第三次按1~7报数,每次报数后都要求最后一个人报告他报的数是几,这样韩信就知道一共到了多少人。他的这种巧妙算法,人们称为“鬼谷算”、 “隔墙算”、“秦王暗点兵”等。
这种问题在《孙子算经》中也有记载:“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三,七七数之余二,问物几何?” 它的意思就是,有一些物品,如果3个3个的数,最后剩2个;如果5个5个的数,最后剩3个;如果7个7个的数,最后剩2个;求这些物品一共有多少?人们通常把这个问题叫作“孙子问题”, 西方数学家把它称为“中国剩余定理”。现在,这个问题已成为世界数学史上著名的问题。
到了明代,数学家程大位把这个问题的算法编成了四句歌诀:
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树梅花廿一枝;
七子团圆正半月,除百零五便得知。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数用3除,除得的余数乘70;用5除,除得的余数乘21;用7除,除得的余数乘15。最后把这些乘积加起来再减去105的倍数,就知道这个数是多少。
《孙子算经》中这个问题的算法是:
70×2+21×3+15×2=233
233-105-105=23
所以这些物品最少有23个。
根据上面的算法,韩信点兵时,必须先知道部队的大约人数,否则他也是无法准确算出人数的。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这是因为,
被5、7整除,而被3除余1的最小正整数是70;
被3、7整除,而被5除余1的最小正整数是21;
被3、5整除,而被7除余1的最小正整数是15。
所以,这三个数的和是15×2+21×3+70×2,必然具有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的性质。
以上解法的道理在于:
被3、5整除,而被7除余1的最小正整数是15;
被3、7整除,而被5除余1的最小正整数是21;
被5、7整除,而被3除余1的最小正整数是70。
因此,被3、5整除,而被7除余2的最小正整数是 15×2=30;
被3、7整除,而被5除余3的最小正整数是 21×3=63;
被5、7整除,而被3除余2的最小正整数是 70×2=140。
于是和数15×2+21×3+70×2,必具有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的性质。但所得结果233(30+63+140=233)不一定是满足上述性质的最小正整数,故从它中减去3、5、7的最小公倍数105的若干倍,直至差小于105为止,即 233-105-105=23。所以23就是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的最小正整数。
其他文章
- 张国荣感情语录
- 乌当中学怎么样
- 黄家驹的AMANI是什么意思
- yu是声母韵母还是整体认读
- 什么是农业示范园
- 嘉睿的意思 佳睿的意思 晟睿的意思
- 雄姿英发是什么意思
- 怎么仿写诗歌
- 短时评怎么写
- 厕所里的搞笑诗
- 陌上初熏 是什么意思
- 什么叫戏歌
- 成语成语什么化雨
- 青岛大学胶州校区介绍
- or的中文是什么意思
- 关于童年的诗
- Hanson或Hansen做英文名怎样
- 引吭高歌读音
- 饺子的来历和由来
- 相的组词有哪些词语
- 乌衣巷的解释
- 用 勤 组成的词语有哪些
- 阜阳市城郊中学怎么样
- 去海边穿什么鞋儿童
- 十九繁体
- 硫酸雾化学式
- 你们知道味字可以组什么词吗
- 美人鱼怎么画
- 艾子教孙 文言文翻译
- 黑龙江财经大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