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29 10:06:31 浏览次数:2
风烛残年 - 释义:
像风中的蜡烛,随时可能熄灭。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拼音:fēng zhú cán nián
出处:
《古乐府·怨诗行》:“百年未几时;奄若风吹烛。”《列子·汤问篇》:“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风烛残年是指人在晚年时已经风烛残年,即风烛已经燃尽殆尽。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杜甫的《前出塞》诗中。
这个词汇在现代的汉语中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年岁已经很高,体力和精力都已经减弱,生命即将接近尽头。
在文学和电影等艺术作品中,风烛残年可以被用来表现一个人的悲壮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风烛残年”是一个比喻,用来描述一个人已经到了生命的晚期,离死亡不远的状态。其中,“风烛”指的是秋天夜晚的风吹灭的烛光,象征生命的短暂和即将结束,而“残年”则表示岁月已非常有限,剩余的时间不多了。因此,“风烛残年”形容一个人的晚年时期,非常接近生命的结束。
回答如下:"风烛残年"是一个成语,意为年老时像烛火一样微弱,像风一样易逝。通常用来形容人到了晚年,身体衰弱,精神消沉,时光匆匆,生命短暂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