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咏竹诗

发布时间:2025-09-29 09:43:57 浏览次数:4

郑板桥关于咏竹古诗有多首,以下列出较为经典的三首,前两首为“咏竹”,后一首“借竹抒意”,表达对百姓疾苦的关心。每首诗原文及解读如下:

1 《竹石》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解读:“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紧紧咬定青山不肯有丝毫放松,坚硬的岩石中只要出现一条裂缝就可以把根须伸入进去,“咬”字是极具力量性的词语,将竹子拟人化,好像是一个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的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是因为根基稳固,所以自然可以经受得住千磨万击,即便是狂风也不能使它动摇。郑板桥一生清贫,经历过不少磨难打击,但依旧性情刚正,坚定如初,可能也正是因为竹子的这种品性,才被郑板桥视为知音的吧。

2 《新竹》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诗解读:“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新长出来的竹子要比老的枝干高很多,但新竹子的生长又离不开老竹的扶持。“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如果下一年有再生的枝干,今年的新竹又会作为衬托,扶持下年再生的竹子长得更高。这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趋势,就好像人类社会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样,而且在晚辈强大的同时要不忘前辈的帮扶教导之恩。

3《墨竹图题诗》清代: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解读: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四句诗把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是题画诗中的佳作。

郑板桥题画诗咏竹七首
需要装修报建?需要办理施工许可证?欢迎咨询客户经理 18221559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