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知识 > 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

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

时间:2024-11-29 21:27:15 浏览量:

1.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脑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

2.课文第二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义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词,但形象地说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却如弃草芥;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义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3.这里提出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随之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使论证完备周密。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4.本段是在前面议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古讽今,给北宋当权者提出了警告,勿蹈秦国灭亡六国的覆辙。作者的观点源于历史,又高于历史。从写作目的来看,这恰恰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主旨思想。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