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知识 > 歃血为盟 什么意思

歃血为盟 什么意思

时间:2024-11-29 19:55:41 浏览量:

“歃血为盟”是一种古老的誓约方式,字面意思是用鲜血作为契约的基础。这种方式最早出现在中国秦朝时期,当时兄弟之间会用这种方式来表示忠诚和承诺。具体方法是将两人的手割开,将鲜血混合在一起,然后喝下这个“血盟”。

这种方式可能听起来残酷,但是在当时是很重要的,因为它确保了忠诚与信任,并在发生争端时提供一个结合力量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流逝,“歃血为盟”这种方式已经不再普遍使用,但是它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它也在文学作品、电视剧和电影中频繁出现,成为了一个现代人们熟悉的文化符号和象征。虽然这种方式已经不再实际使用,但是它依然代表了人类永恒的承诺和友谊的价值。

歃血为盟 - 释义:

歃:用嘴吸取。歃血:古代立约结盟时,在嘴上涂抹牲畜的血,以表示诚心。形容真心实意结为同盟。也作“歃血为誓”

出自 唐·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歃血为盟”是一种非常古老且重要的誓言方式,意味着通过在人身上涂上自身的鲜血来确认两人或多人之间的承诺或誓约。

在历史上,这种方式通常用于重大的政治或军事事件。它象征着对彼此的忠诚和承诺的坚定决心,因为涂上鲜血并不能轻易地被擦掉或改变。

然而,在现代社会,歃血为盟已经渐渐淡化并且不再被广泛使用,因为它无法保证实现的效果,并且存在血液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多地倾向于使用合法的书面协议或双方互相信任的方式来确立承诺和誓言。综上所述,歃血为盟是一种信仰和承诺的方式,它体现了人们对彼此的忠诚和坚定决心,但是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社会中,这种方式都是存在风险和缺陷的。

成语解释:

古代参加盟会者;在嘴边涂上牲口的血;表示诚意。

成语出处:

唐 苏安恒《请则天皇后复位于皇子》:“歃血为盟,指河为誓,非李氏不王,非功臣不封。”。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