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知识 > 孟子告子全文

孟子告子全文

时间:2024-11-29 18:42:52 浏览量:

告子上

孟子曰:“夫子之言吾若敢听之,吾始解然。请继述之。”子曰:“今也亟矣,而民未有足者也。吾亦为此惧。”曰:“何为则莫有足者?”子曰:“欲使民有足,必以仁义礼智诸德之教之也。”曰:“教之者,则吾师之也,愿闻其道。”子曰:“皆有君子之道,而民未之有也。”曰:“何以知有君子之道而民未之有也?”子曰:“今有亲父母而不孝之者,有兄弟而不友之者,有妻子而不爱之者,有财物而不与之者,有教诲而不从之者,此皆非为人之道也。”曰:“何以知之?”子曰:“君子之道,富贵不能傚之,贫贱不能移之,威武不能屈之。此之谓大丈夫。”曰:“大丈夫之道,可得闻乎?”子曰:“大丈夫处世以忠信为本,以义理为道。忠信者,所以立身也;义理者,所以行天下也。”曰:“敢问何谓忠信?”子曰:“忠者,志也;信者,言也。忠者,志不可移,信者,言不可背。忠信之人,君子之交也。”曰:“何谓义理?”子曰:“义者,内忿也;理者,外怨也。内忿者,不忍人之过也;外怨者,不忍人之丧也。义理之人,君子之交也。”曰:“敢问大丈夫之为人也?”子曰:“善行陈腐之德,勤修不息之业,知分别之理,乐善好施之心,宽容大度之量,谦恭慎独之行,行事不二之节,此皆君子之为人也。”曰:“愿闻修行之道。”子曰:“大丈夫修行之道,必先作人之本。本者,性之定也。性之定,人之所以为人也。夫为人者,非生来即为人者也。生而后知者也。人之所以为人,有性善恶之性焉。故性之善者,人之所以为人也;性之恶者,人之所以失人也。恶者未卜,善者未发,故有所修而为之。”曰:“敢问何谓作人之本?”子曰:“非离亲属之恩也,非与人之交也,非受君命也,非治国家之事也,非经书之学也。非此者,则人之所以为人者也。”曰:“敢问何谓此?”子曰:“非贪也,非嗔也,非痴也。”曰:“愿闻贪嗔痴之道。”子曰:“人之贪者,离道而去。人之嗔者,行怨而不止。人之痴者,自以为是,无所疑虑。”曰:“愿闻去道之谓也。”子曰:“道者万物之始也,天地之经也,人民之本也。道德若不修,则人民安能得其所欲?若不修,则天下安能治?故曰:道德若不修,人民不能得其所欲;天下不得其所欲,则无以成世界也。”孟子告子上完。

TAG: 告子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