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全文
告子上
孟子曰:“夫子之言吾若敢听之,吾始解然。请继述之。”子曰:“今也亟矣,而民未有足者也。吾亦为此惧。”曰:“何为则莫有足者?”子曰:“欲使民有足,必以仁义礼智诸德之教之也。”曰:“教之者,则吾师之也,愿闻其道。”子曰:“皆有君子之道,而民未之有也。”曰:“何以知有君子之道而民未之有也?”子曰:“今有亲父母而不孝之者,有兄弟而不友之者,有妻子而不爱之者,有财物而不与之者,有教诲而不从之者,此皆非为人之道也。”曰:“何以知之?”子曰:“君子之道,富贵不能傚之,贫贱不能移之,威武不能屈之。此之谓大丈夫。”曰:“大丈夫之道,可得闻乎?”子曰:“大丈夫处世以忠信为本,以义理为道。忠信者,所以立身也;义理者,所以行天下也。”曰:“敢问何谓忠信?”子曰:“忠者,志也;信者,言也。忠者,志不可移,信者,言不可背。忠信之人,君子之交也。”曰:“何谓义理?”子曰:“义者,内忿也;理者,外怨也。内忿者,不忍人之过也;外怨者,不忍人之丧也。义理之人,君子之交也。”曰:“敢问大丈夫之为人也?”子曰:“善行陈腐之德,勤修不息之业,知分别之理,乐善好施之心,宽容大度之量,谦恭慎独之行,行事不二之节,此皆君子之为人也。”曰:“愿闻修行之道。”子曰:“大丈夫修行之道,必先作人之本。本者,性之定也。性之定,人之所以为人也。夫为人者,非生来即为人者也。生而后知者也。人之所以为人,有性善恶之性焉。故性之善者,人之所以为人也;性之恶者,人之所以失人也。恶者未卜,善者未发,故有所修而为之。”曰:“敢问何谓作人之本?”子曰:“非离亲属之恩也,非与人之交也,非受君命也,非治国家之事也,非经书之学也。非此者,则人之所以为人者也。”曰:“敢问何谓此?”子曰:“非贪也,非嗔也,非痴也。”曰:“愿闻贪嗔痴之道。”子曰:“人之贪者,离道而去。人之嗔者,行怨而不止。人之痴者,自以为是,无所疑虑。”曰:“愿闻去道之谓也。”子曰:“道者万物之始也,天地之经也,人民之本也。道德若不修,则人民安能得其所欲?若不修,则天下安能治?故曰:道德若不修,人民不能得其所欲;天下不得其所欲,则无以成世界也。”孟子告子上完。
其他文章
- 张国荣感情语录
- 乌当中学怎么样
- 黄家驹的AMANI是什么意思
- yu是声母韵母还是整体认读
- 什么是农业示范园
- 嘉睿的意思 佳睿的意思 晟睿的意思
- 雄姿英发是什么意思
- 怎么仿写诗歌
- 短时评怎么写
- 厕所里的搞笑诗
- 陌上初熏 是什么意思
- 什么叫戏歌
- 成语成语什么化雨
- 青岛大学胶州校区介绍
- or的中文是什么意思
- 关于童年的诗
- Hanson或Hansen做英文名怎样
- 引吭高歌读音
- 饺子的来历和由来
- 相的组词有哪些词语
- 乌衣巷的解释
- 用 勤 组成的词语有哪些
- 阜阳市城郊中学怎么样
- 去海边穿什么鞋儿童
- 十九繁体
- 硫酸雾化学式
- 你们知道味字可以组什么词吗
- 美人鱼怎么画
- 艾子教孙 文言文翻译
- 黑龙江财经大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