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知识 >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名词解释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名词解释

时间:2024-11-29 18:11:21 浏览量: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

“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扩展资料:

在进行山水画创作过程中,要从大自然中吸取创作题材,也就是写生,也进人大自然中去,感受自然,感受自然中的河水,感受自然中的花木,感受自然中的走兽和飞禽,同时也要了解不同气候的山川烟雨迷蒙的巨变,也要从不同角度看山山水,更要在一年四季感受山川色泽的变化。

将这些自然特点用速写、摄影扑捉下来,为自己创作山水做好丰富的材料。当有了充分的写生后,艺术家接下来就要做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将这些素材进行大脑加工提炼,当胸有成竹后方可下笔创作陶瓷山水或者国画山水,如果还是一味的原搬照抄自然山水,那就不叫艺术,或者不叫中国艺术,中国艺术皆是融入了儒道思想而形成中国特有的艺术体系。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