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 周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
“周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是来自庄子的“山木”。
解释:
处于有用无用之间,是在两者之间摆动,随机应变,因而不同于儒家的中庸之道。因为中庸即执两用中,在两个极端之间走平衡、均势、和调的中间路线,中庸之道只有一条。材不材之间虽然还没有超越有用和无用的对待,没有达到大道之境,但已是最好的处世方法了。因为大道之境只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最崇高完美的理想状态,是永远达不到的。在材不材之间做出判断抉择仍然是劳神费心的,故未免乎累。
当有用受害时就无用以保身,当无用受害时就有用以保身,“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是最圆滑明智的处世方法,也就是“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真正能处于材不材之间,就是既不在有用一边,也不在无用一边,既在有用一边,也在无用一边。关键是顺时而动,以免于有用之害,也免于无用之害,从而能全身保生,这比仅仅是无用保身更高明了。
因为很多情况是因无用而丧生,单纯无用是难以保身的。因顺自然,随机应变,在材不材之间做出恰当的判断、选择,这已经是最接近于自然大道了。
庄子的山木由各自独立的九则寓言故事组成,每则寓言故事的主旨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体验和感悟,不乏深邃的人生哲理和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认识。
庄子(前369-前286),华夏族,姓庄名周,字子休,享年84岁。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辩论家。祖上系出楚国公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庄子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代表作品为《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代表作《庄子》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样版,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其他文章
- 张国荣感情语录
- 乌当中学怎么样
- 黄家驹的AMANI是什么意思
- yu是声母韵母还是整体认读
- 什么是农业示范园
- 嘉睿的意思 佳睿的意思 晟睿的意思
- 雄姿英发是什么意思
- 怎么仿写诗歌
- 短时评怎么写
- 厕所里的搞笑诗
- 陌上初熏 是什么意思
- 什么叫戏歌
- 成语成语什么化雨
- 青岛大学胶州校区介绍
- or的中文是什么意思
- 关于童年的诗
- Hanson或Hansen做英文名怎样
- 引吭高歌读音
- 饺子的来历和由来
- 相的组词有哪些词语
- 乌衣巷的解释
- 用 勤 组成的词语有哪些
- 阜阳市城郊中学怎么样
- 去海边穿什么鞋儿童
- 十九繁体
- 硫酸雾化学式
- 你们知道味字可以组什么词吗
- 美人鱼怎么画
- 艾子教孙 文言文翻译
- 黑龙江财经大学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