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知识 > 狂狷是什么意思

狂狷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4-12-11 23:28:01 浏览量:

“狂狷”(kuáng juàn)是一个汉字词语,形容人行为态度偏激、自以为是,过于固执己见,没有弹性和容忍心,容易与他人发生争执、矛盾甚至冲突。 “狂狷”一词原指狂野和狷急,后来也用来形容一个人有急躁的情绪和行为。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少文人墨客使用这个词来描述某些人的行为,如唐代王之涣有《史喜乐赋》说:“狂狷凌厉,破群手而进,不遑止息”;陆游在《大寓言》中也有“狂狷夺香”之言。 现代汉语中,“狂狷”一词多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偏激、刚愎自用,不肯听取他人意见或多元视角,容易导致社交方面的问题和不良后果。

有6种意思

1.亦作“狂獧”。指志向高远的人与拘谨自守的人。

2.狂妄褊急。书疏中常用作谦辞。

3.洁身自好。

4.放纵,不遵礼法。

5.指放纵而不遵礼法的人。

6.指犯分跋扈。

古意:

1.形容人具有不拘一格,积极进取而又洁身自好的品性,也指具有如此品性的人

2.好高骛远的人和拘谨自守的人,亦指具有如此品性的人。

今意:多在网络中使用,形容人气质豪放不羁而行为有礼。

狂狷指的是既豪放又有秩序,豪放而不超越一定的规矩。

"狂狷":《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是指不拘一格,气势猛烈,蔑俗轻规。(释义:如果找不到"中行"的人为友,就与狂狷者交往。狂者敢做敢为,大所有为;狷者清高自守,有所为。)"狷"指洁身自好,不肯同流合污。

中国古人"狂"而进取,进取之途被堵塞,就要学会"狷"而自守。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狂狷是中庸之道的进守辩证。

© 转乾企业管理-上海店铺装修报建公司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3009682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